游客
题文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1)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材料二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主要矛盾哲理的?
材料三  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尽管我国一些富人刻意掩饰自己的财富,但国内外一些机构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财富的富翁在30万以上,掌握着近万亿美元财富。我国中等收入者,即年收入12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家庭,只占全国15%以下,而城市有2800多万群众靠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未纳入低保而生活贫困者也不在少数。农村按我国贫困标准看,有2800万人;按联合国贫困标准判断,贫困者8000万——1.2亿人。
指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必要性。
怎样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张某一家收入状况:
张某在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工资、奖金等共3万元。另外其技术专利被公司采用,获50万元专利技术使用费。张某妻子任一家外资企业副经理,年收入60万元。他们住房有好几套,除自己居住一套外,其余出租,获利15万元,他们的股票收入一年高达18万元。
张某兄弟一家,男主人下岗失业在家,无活可干,妻子摆摊从事个体经营,收入只有每年1.5万元,日子很拮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数据各体现哪些分配方式?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说明“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乘着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的东风,天津滨海新区将着眼于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依靠区位、港口、土地和功能优势,打服务牌,在高起点、高层次框架内实现经济融合,加快区域间产业的梯度转移,发挥新区在环渤海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运用经济学的道理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性。
运用内外因关系分析应该如何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目前,尽管我国一些富人刻意掩饰自己的财富,但国内外一些机构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财富的富翁在30万以上,掌握着近万亿美元财富。我国中等收入者,即年收入12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家庭,只占全国15%以下,而城市有2800多万群众靠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未纳入低保而生活贫困者也不在少数。农村按我国贫困标准看,有2800万人;按联合国贫困标准判断,贫困者8000万——1.2亿人。
材料二:经济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目前我国的“金子塔型”稳定得多。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一社会理想下,中央强调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必要性。
(2)中央为什么要决定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3)从经济制度上看,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