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的政策,以积累外汇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时,该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就会较大。
材料二:稳定而不断扩张的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一国经济持久增长的可靠力量。

材料三:为应对外部冲击、保持经济增长,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强调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使消费成为劳动经济增长的力量。
(3)分析“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治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乡政府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为加快水产养殖步伐,每新开挖养鱼池不得少于10公顷……但该乡政府认为,本乡地势高,往年常旱,不适于挖田养鱼。该乡政府又根据近两年市场上棉花、蔬菜的需求渐增的趋势,最后决定:扩大棉花、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全面拓宽疏通生产河道。当年旱情严重,新开挖修好的生产河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种植棉花、蔬菜的经济效益比往年大大提高。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说明该乡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研究制定救援计划,指导开展救援工作。全国各族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政性法规。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制定和落实土地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呜?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辨析: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理是无法辨明的。

1928年,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使许多疾病消失无踪,如肺炎、脑膜炎、产褥热、败血症、结核等。许多人因此而相信疾病从根本上是可以治愈的。
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它的副作用,如氯霉素会导致血液疾病等;二是它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耐药菌、顽固的超级细菌的诞生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请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