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一位小女孩《歌唱祖国》的稚嫩歌声中,身穿56个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们簇拥着国旗走来,这体现了
①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各民族同步发展
③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情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以确保基础设施的修复及交通、食品的供应保障。这些救灾资金,按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划分,应属于:( )
A.扩大再生产 |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 C.公共消费 | D.社会物资储备 |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2009年下半年“红歌进校园”歌咏活动在各地学校陆续开展。通过这次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在青少年中掀起“爱红歌、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潮,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和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请结合材料,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红歌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强调了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
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 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
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
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 | B.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
C.—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
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文,被称之为“现代文盲”。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民族文化会失去精神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