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杂诗 无名氏 落第长安 常建
旧山虽在不关身, 家园好在尚留秦,
且向长安过暮春。 耻作明时失意人。
一树梨花一溪月, 恐逢故里莺花笑,
不知今夜属何人? 且向长安过一春。
(1)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2)清代吴乔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这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就有“实做”和“虚做”的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的分析说明。(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长门怨(其一)
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注释:长门宫,冷宫的代名词;昭阳宫,泛指得宠官妃所居之处。这首诗描写了长门宫里什么样的环境气氛?第三句中的“不学”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
诗人把“长门”与“昭阳”对照着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宫妃什么样的情感?(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①,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②,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①老逋:北宋诗人林逋,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②王维画有《孟浩然雪中骑驴图》。
(1)从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曲中划线的诗句。
(2)曲中写到两次“笑”,有着怎样的不同意蕴?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一笑:
二笑: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注】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注]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幽恨终难洗”中的“洗”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扬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
(1)“白发戴花”写出了词人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晁无咎说:“只一‘出’字,处。”(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请你具体赏析“出”字使用的好处。(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