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有三则关于“CO2”的消息:
(1)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地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
(2)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3)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针对以上消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②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致冷剂;③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④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⑤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⑥聚二氧化碳塑料都属于纯净物;⑦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⑧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2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⑩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A.②③④⑨⑩ B.②③④⑤⑥⑧⑩ C.①③④⑧⑩ D.③④⑦⑧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1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B (? )3C(g) △H=-QkJ/mol(Q>0)。经过60s达到平衡,测得B物质的量为0.2mol,下列对该平衡的叙述正确的

A.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为2.4mol/(L·min)
B.若使容器变为1L,则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
C.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D.若向容器再充入1mol C,重新达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B为气态

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已知:

,且均大于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键所需的能量为
B.,则氢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
C.
D.向中通入,发生反应时放热

如图,a曲线是298 K、101 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ΔH=-92 kJ·mol-1
B.b曲线是升高温度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298 K、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无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