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③④ |
2012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延长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任期决议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指出,叙利亚的前途和命运只能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而不能是由外部强加,叙利亚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军事手段没有出路。这是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贯和明确的立场。上述主张主要说明( )
A.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C.我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国际争端 |
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这启示我们要 ( )
A.发展与世界各国睦邻友好和团结务实的关系 |
B.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立场 |
C.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
D.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表明( )
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
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
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
某班将开展“我的中国梦:中国与世界”主题班会。王希同学准备发言的内容是:近年来,亚洲稳定面临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亚洲国家间贸易和投资依存度不断上升,亚洲越来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1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已超过中国与欧美的贸易之和,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王希同学发言题目的是( )
A.顺应潮流 共担责任 | B.亲仁善邻 合作共赢 |
C.共克时艰 开放包容 | D.求同存异 增进互信 |
最近日本上演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少数极右分子提出了种种“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论据,但始终改变不了三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和开发利用,钓鱼岛后来是被日本人侵略中国非法占有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中国极力捍卫对钓鱼岛的主权,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B.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
C.中日两国没有共同利益 | D.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