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在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作物的生长条件也是低纬优于高纬 |
C.丘陵和山地的缓坡只适宜种植经济林木,不宜种庄稼 |
D.我国西北地区如无灌溉,不仅不能发展种植业,而且畜牧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 题。
4.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5.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 200千米B. 700千米
C. 400千米 D. 1400千米
6.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 题。
9.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过快 B.明显滞后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0.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不包括()
A.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B.城乡差别很小
C.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D.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题。
2.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3.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读下图,回答 题。
3.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A.宁、陕、晋、川、鲁 B.甘、宁、陕、晋、豫
C.青、甘、宁、内蒙古、豫 D.新、青、陕、晋、豫
4.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5.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生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良好
6.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②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④地域狭小,气候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库区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中线渠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景区和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回答1-2题。1.丹江口水库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
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
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
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
2.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给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
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
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气候
D. 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