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
B.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才出现 |
C.其工业发展需进行一定控制,且要有长远规划 |
D.电视机生产属劳动密集型工业 |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响应联合国确定的2011国际森林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2011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森林”。2011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森林关乎水与湿地”,让我们全面审视森林的重大作用。
(1)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西部齐齐哈尔附近,是丹顶鹤的繁殖和栖息地,简要分析该湿地的形成条件。
(2)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材料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了南水北凋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北凋工程建成后,烟台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烟台人不久就能畅饮长江、黄河水。
(3)胶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可以为乙区域提供资金,技术和 信息服务 |
B.丙区域的特征“高”和“寒” |
C.三个区域的划分标准是地形和植被 |
D.乙 区与丙区自然景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丙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丙区域是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
B.三个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
C.乙,丙区域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 |
江苏大力推进产业转移,苏南腾笼,苏北引凤。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是()
A.交通便利 | B.市场广阔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土地价格低 |
产业转移对苏南、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A.不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B.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
C.不会对苏南、苏北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
D.促进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降低了苏南的城市化水平 |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题。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环保门槛 |
苏南某市 |
5 000万元 |
100万元左右 |
3 000元左右 |
要求高 |
苏北某市 |
1 000万元 |
20万元左右 |
1 000元左右 |
要求较低 |
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 B.生产规模小 | C.技术含量高 | D.环境污染较轻 |
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右图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