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图5-11),布局较为合理的是( )
图5-11
A.①炼铝厂②水果罐头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玻璃制造厂 |
B.①玻璃制造厂②炼铝厂③水果罐头厂④电子装配厂 |
C.①水果罐头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玻璃制造厂 |
D.①电子装配厂②玻璃制造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 |
河流的合理开发关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兴衰,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本国大江大河的开发治理。据此完成问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
B.河谷平原——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
C.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获得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三大丰收”。田纳西河两岸之所以能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C.便利的航运条件 |
D.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近年来,山西省煤炭工业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产业素质显著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平稳向好的趋势,产业步入发展新时代。2011年,山西省在完成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长17.71%的同时,煤炭行业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循环化与高端化方向进军。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目标为8.5亿吨,力争达到9亿吨。该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出优势 |
C.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
D.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
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
B.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
C.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
D.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完成问题。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
B.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º~25º |
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 |
读甲、乙两图,完成问题。影响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土壤 | C.降水 | D.地形 |
如要测量甲图中A山地的海拔高度,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该图为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注:流域是河流的汇水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流域界线的划分指标是
A.行政区界 | B.气候 | C.地形 | D.植被 |
图中400mm等雨量线最接近
A.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B.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界线 |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界线 |
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洪涝灾害 | B.荒漠化、水土流失 |
C.酸雨、水土流失 | D.荒漠化、酸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