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 |
| B.1905年,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
|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
|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作者认为,汉初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 | B.鼓励开发 | C.盐铁官营 | D.抑制豪强 |
英国诗人蒲柏写道: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__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 。 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 魔鬼说:让__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以上诗句是对科学发展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无与伦比的科学成就的诗意描述。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 A.哥白尼和牛顿 | B.牛顿和达尔文 |
| C.牛顿和爱因斯坦 | D.牛顿和普兰克 |
马克思生前曾说过:“反动派(资产阶级)将会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下列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或史实与马克思生前的判断最相符合的是
| A.俄国新经济政策 | B.美国罗斯福新政 |
| 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 D.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
近代以来,有一个国家由于内部经济因素发展的不充分,它的近(现)代化是对外通过大肆的领土扩张,对内进行强力的改革(或革命)以变革生产关系,最后利用国家的力量全面控制经济的运作来实现的。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日本 | D.俄国 |
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他应该是在阐释
| A.代议制 | B.邦联制 | C.联邦制 | D.两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