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图16是2007年至2009年1月CPI 、PPI走势图。图17是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图表。

图16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值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速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PPI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是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图17注:2008年全国国内总值(GDP)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低于2007年13%的增长速度。
材料二:2008年我国政府的 经济政策发生了如下变化:

时间
经济政策
2008年上半年
货币政策由“稳中适度从紧”转向“从紧”;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但在调控方向上更加注重“促进结构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2008年7月
提出“一保一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目标。
2008年11月以后
“扩大内需保增长”,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财政政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材料一反映了那些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哪些目标?结合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自然观上存在着哪些对立的观点?请简要说明。

为什么说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读漫画《人与自然》。漫画启示我们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

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忽视对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的科学治理,以致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臭氧层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今天,人类又不得不高喊: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
(2)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材料一:2006年8月10日,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美国和菲律宾的科学家发现水稻的“防水基因”,可以让水稻完全泡在水中长达两周不受损,比目前的一周大幅增加了一倍的时间。
材料二: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试运行。青藏铁路的建成,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多年来,广大铁路建设者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恶劣的天气环境,创造了人间奇迹。施工中,铁路建设者针对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条件十分脆弱的实际,确立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境保护原则,环保设施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终于建成了一条生态、环保模范路。
运用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