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一方面干旱缺水,另一方面又存在浪费严重的情况。不珍惜水的原因之一是水价太低。许多灌区每立方米水的价格为0.10~0.50元,仅相当于成本的一半,最低的每立方米仅0.01元多。
(1)水价太低的这种现象是否正常?为什么?
(2)水价太低对水资源的利用有什么危害?
(3)你认为应怎样对水价进行改革?
2006年春运期间,有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但也有部分农民工进城后因一无所长,又被迫返乡。这一被称为“民工潮”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①农村劳动力过剩,有的务工收入高于种粮收入。②农民工工资低会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喜欢接受。在众多农民工中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很容易找到工作,而文化技能素质低者则又从城市打道回府。
这一材料是怎样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反假币斗争,多次召开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坚决打击制贩假币的犯罪斗争。并多次举行“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2006年5月15日至6月14日,吉林省根据中央精神,也开展了一次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
(1)党中央、国务院、各地方为什么高度重视反假币斗争?
(2)我国公民应如何爱护人民币?
某农业大市,根据该地区粮食产品“供过于求”的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生产,从单一经营粮食作物转变为粮、棉、油、禽等多种经营: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对何首乌、草鸡、薄荷等土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按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迅速发展壮大,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何首乌、草鸡等特色专业生产基地,形成产销两旺的态势,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试问该市是如何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
为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近几年,各地的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多次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请运用有关商品知识,说明有关部门为什么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