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供排水企业运营成本,为此有关方面提出2种提价的方案。一种为单一制调价,即统一由现行的1.4元/m3提价为2.8元/m3,另一种为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具体方法见表)。主张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的人,认为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 A. | 计算水费的方法并不比单一制调价复杂 |
| B. | 比单一制调价更加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 |
| C. | 有利于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合理分摊水费 |
| D. | 能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费用负担 |
2006年2月,《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一份统计结果不能不让人对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担忧:2006年某电视台春节晚会,出现了28处汉字使用错误,平均每十分钟就出现1次差错。我们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 A.汉字内涵丰富 |
|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
| C.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 D.汉字使用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儒学在确立统治地位,到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想是( )
| A.秦朝 法家思想 | B.汉代 理学思想 |
| C.秦朝 理学思想 | D.汉代 批判思想 |
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之于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之于颜鲁公,画之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这句话说明( )
| A.中华文化止于唐代 |
| B.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
| C.隋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顶峰 |
| D.隋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200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
|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
|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
|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 )
| A.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动的 |
| B.科学技术、科学思想推动的 |
|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
|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推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