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
|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的诗句:“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人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 |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
|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务农 |
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反映了盛唐时期()
| 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
| C.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 D.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 |
下图所示的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其用途是()
| A.利用水力的纺织工具 | B.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
| C.灌溉工具 | D.播种工具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大运河 | D.赵州桥 |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
| C.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朴实 | D.生产力水平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