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
|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
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 ,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
经济全球化()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 A.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
| A.“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 |
|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 |
| C.“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 |
| D.“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漫画,图中情形出现的政策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 |
| B.新经济政策 |
| C.五年计划的实施 |
|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是指()
|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