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岁,从其母胡氏家扬州,母亲教之。侔虽幼,已能自伤其孤,悲泣力学,七岁能属文。既长,读书能得圣人深意,多所论撰。庆历、皇祐间,与临川王安石、南丰曾巩,知名于江淮间。安石自序所谓“淮之南有贤人焉,曰少述,余得而友之”者也。侔内行峭洁,少许可,不妄戏笑。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其论曰:“文,气也、君子之气正,众人之气随。行之于身而正者,然后为文,故必见诸行;行不正,则言无以信于世。”故侔之诗严劲简古,自成法度,如其为人。
尝举进士不中,母病且革,颇恨不及见其仕。侔呜咽自誓床下,终身不求是仕进。葬其亲苏州之阳山,庐墓终丧。久之,亲友劝复举进士,皆不听。
侔志节刚果,不为矫激奇诡之行,而气貌足以动人,所至一坐为之凛然。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侔闻,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故相晏殊颇称其才,知制诰唐询、刘敞、钱公辅尤尊礼之。询嘉佑中守苏,表其孝行,赐素帛。又荐之曰:“履道而常其守,处贱而得其安。”敞为扬州,论其贤,以为孝弟,“求之朝廷,吕公著、王安石之流也”。诏以为试秘书郎、扬州州学教授。侔凡五辞,卒不赴。敞守永兴,奏请侔安抚司,亦以病免。英宗即位,知制诰沈遘王陶荐侔及汝阴王回、常秩三人,又不赴。熙宁三年,翰林学士韩维复荐之,以为常州团练推官,又不受命。
侔初罢举进士,穷无所归,天章阁待制王鼎以女妻之,世多称鼎为能好贤。侔贫,自奉俭约,家人化之,妻子相对蔬茹而已,闺门雍雍如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得而友之友:以……为友
B. 众人之气随众:很多
C. 颇恨不及见其仕仕:做官
D. 侔初罢举进士初:当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侔“不求仕进”和“志节刚果”的一组是()
所居人罕识其面所至一坐为之凛然
论其贤,以为孝弟自持愈厉,不少降屈
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
又不受命侔凡五辞,卒不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侔的父亲虽然曾任高官,但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孙侔从小由母亲养育教诲,而孙侔很懂事,能哀伤自己是个孤儿并努力学习。
B.孙侔七岁就能写文章了,稍稍长大后,读书能够懂得圣人的深意。和王安石、曾巩一起在江淮间出名,王安石还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
C.孙侔虽然被晏殊等人高度称赞并多次举荐,但因为母亲临终时他曾在母亲床前发誓终身不求仕进,所以就屡屡推脱了对他的任命。
D.王鼎把女儿嫁给孙侔的行为受到世人的称赞,孙侔的家庭虽然贫困,但妻子、儿女们的生活得很和睦,这从侧面表现了孙侔的贤能。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居人罕识其面,非其所善,造们弗见,虽邻不与之通。
译文:
(2)视权幸与善宦者,意若奴隶之,以故不能者相与排毁之。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孔 子 困 陈 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①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②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掣 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涣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①,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②。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③。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槃桉于路④。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注】
①功曹:汉代辅佐州、郡长官办事的官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等。②擿:(tī),揭发 ③醊:(zhuì),祭祀时用酒酹地。④槃桉:“槃”即盘,“桉”即碗。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州举茂才举:推荐、推举
B、迁兖州刺史迁:调动官职,升迁
C、以简贤选能简:选拔
D、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坐:因为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太守陈宠功曹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C.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简贤选能②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B.①商人露宿于道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①悉诛之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D.①其有放牛者②其冤嫌久讼
4、将下面几句话分编为四组,能表现王涣为人品格高尚的一组是
①涣少好侠,尚气力②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③当职割断,不避豪右④得宽猛之宜’
⑤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焕年轻时,喜好行侠仗义,结交强悍轻捷之人,老年时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学习儒学、《尚书》、律令,谋划干大义之事。
B.王涣任温县县令时,严惩奸猾之徒,达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C.王换任洛阳令时,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公平,处理案件宽严适宜,对多年积压的冤案,能弄清真相,消除大家疑点;同时又善于斗争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
D.王涣死后,百姓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幼共同集资前去祭奠,人数多达数千人。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举茂才,除温令。
(2)其政化怀物如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