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
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 0和0 | B. | 0和1 | C. | 1和 0 | D. | 1和1 |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如图8所示,A、B两球质量均为m,期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弹簧的长度、两球的大小均忽略,整体视为质点,该装置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左侧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下滑,滑至最低点时,解除对弹簧的锁定状态之后,B球恰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求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弹性势能。
质量M=0.6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面上,如图7所示,当t=0时,两个质量都为m=0.2kg的小物体A和B,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和
同时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小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相碰。已知A、B两物体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0,取g=10
,求:
(1)A、B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
(2)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美国通共汽车公司推出的“氨气1型”汽车是一种使用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它利用的是氢气和氧气直接反应,其生成物只有水,因此对环境没有污染,该车质量为1.5t,额定输出机械功率为60kw,当它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最高速度为120km/h.求:
(1)该汽车以上述最高速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车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2)若行驶中汽车所受重力与速度大小无关,该车行驶时输出机械功率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当速度增大到60km/h时瞬时加速度是多少?
如图6所示,长度为L=1m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竖直悬吊一个50kg的小球,若用水平恒力F=500N拉小球,当悬绳拉到竖直方向成300角时,撤去拉力F。(g=10)求:
(1)小球摆回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是多少?
(2)小球能摆到多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