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河流流域,共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域地带等,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生态功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②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
③降解污染物                      ④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内陆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①干旱少雨                  ②地势低,水源较充足
③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④植被茂密,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A.大量工业废弃物的堆放 B.海洋资源的开发
C.农业围垦、城市化建设 D.开挖鱼塘发展养殖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其中该国纬度40°一60°沿海地区的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是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阅读材料1和2,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地;
(2)根据图甲,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
(4)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都是太平洋的岛国,甲国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乙国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国,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比较图中甲、乙两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国家
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形成的主要原因

东南部降水丰富


南岛:

(3)甲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乙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请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26分)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图21

1)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8分)

2)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之一,简述该地区棉花种植的地区分布和区位优势。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可将我国新疆以及从中亚地区进口
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简述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24分)甲、乙两图分别是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大地形区的主要特殊地貌有什么不同,列举其中一种具体特殊地貌的名
称,并分别说出形成两种特殊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8分)
(2)在甲图中,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是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应用区位理
论分析该国工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C河及上游湖泊沿岸的有利区位因素(10分)
(3)在乙图中,B地形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列举两例该环境问题对D河下游地区
产生的影响。 (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