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什么关系?
2009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文章,文章中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什么?
(2)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我国人民有什么作用?
材料 1978年7月,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
论,紧接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岗村18户农民冲破极“左”
路线的束缚,实行“分田到户”经营方式的伟大创举,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着文化发展,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生
活呈现色彩斑斓的景象。
结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材料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09年3月4日,国务院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的集中整顿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坚决取缔。要通过集中整顿,使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2009年6月1日《中华人尽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材料二 2009年3月16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的通知,决定在继续执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将家电下乡补贴的品种扩大到10大类。
(3)材料一、二中,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采用了哪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