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4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致函美方,就美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世贸组织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世贸组织中独立起诉他国的贸易政策。这表明
A.中国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增强 |
B.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
C.中国对美国进行贸易倾销 |
D.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 |
大跃进时期,许多生产队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水稻亩产量时,相互攀比,四川某公社生产队向上级汇报时甚至说他们生产队的水稻亩产达到创记录的13万斤;改革开放以后,水稻专家袁隆平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在袁隆平的指导和广大农技人员的努力下,2003年,我国栽培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表明
A提出“水稻亩产13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B袁隆平提出的目标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转化的关系
C “亩产过吨”的目标与“水稻亩产13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可能性
D “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牛顿写道:“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的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A.牛顿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B牛顿认为时间、空间、外在情况这三者是相互独立、无关的
C牛顿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牛顿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
A.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D科学技术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全方位控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IT行业也已经走过了泡沫、疲软期,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来源。对于由此形成的网络关系、信息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属于经济关系的一种,是社会基本关系
B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社会的发展
C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是新型的社会关系,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D网络关系和信息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从特定的社会环境来说,先进生产力有其特定的表现形态。比如火的发现与应用,骨制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蒸汽机、电气、原子能、计算机,等等,都曾经是先进的生产力。今天的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的生产力,是高科技、高集成且具有全球时空一体化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也即当代的先进生产力。这一切说明,生产力具有
A.客观性 | B.时代性 | C.历史性 | D.社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