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1题
清 远 农 村 留 守 儿 童 调 查
“让孩子留守是痛苦无奈的选择”
“其实我们也知道父母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会带来负面影响,但这是痛苦无奈的选择。”家住英德市大湾镇某山村的陈有强夫妇感慨良多。他家有1个12岁的儿子和1个8岁的女儿。由于家里田地少,除养几头猪外基本无其他副业收入,在小女儿断奶后,就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父母抚养,夫妇俩到了深圳打工,一干就是7年多。每半年夫妻俩才轮流回家一二天。7年过去了,夫妻俩好不容易挣到了几万元,去年回家盖起了新楼,并添置了一批家用电器,令村里人很是羡慕,可谁知他夫妻俩心里的痛:由于他俩长年不在家,两个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似乎都很陌生,大儿子经常逃学,小小年纪学会了抽烟饮酒,更甚的是,去年底在个别小混混的唆使下竟然干起了偷电缆的勾当……“真是得不偿失啊!”陈有强感叹道。“我们也多次想把两个孩子带到深圳来一起生活和读书,但昂贵的借读费和各种学杂费令我们难以承受,加上特区的屋租贵,7年来我们一直住集体宿舍,没想到孩子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下了决心,夫妻俩再干半年就辞职回家乡的县城打泥水工,以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留守儿童的“缺”与“失”
多年来从事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清远市妇联干部朱寿娣说,由于留守儿童有的半年甚至一二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长期的分离使这些孩子几乎失去了享受父爱母爱的权利,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疏离。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外辅导“失缺”。留守学龄前儿童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他们大多数是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和行为引导。据连南瑶族自治县某小学的李校长介绍,该校230名学生,留守学生有105名,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靠后。也许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有的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没动力。二是思想状况不佳。据清远市妇联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性格放纵、随意,一些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因为自己不在子女身边而产生负疚心理,总想从物质和金钱方面尽量满足其要求,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更容易养成乱花钱、摆阔气的不良习气。一些出外打工的父母,挣不到什么钱,导致其孩子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及购买课外书籍,这部分孩子思想比较封闭,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孤独心理渐强。隔代监护和亲友代管,教育方法往往比较简单,常常使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个别严重者还会有自闭症。
大龄留守女孩受到性侵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留守儿童的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据清远市公安部门反映,近年来该市发生的多起被拐卖儿童案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此外,大龄留守女童的性侵害问题也时有发生。该市某中学1名13岁的女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一次晚自修回家路上被本村一男青年强奸后,因屈辱害羞不敢向爷爷透露,直至怀孕快生产时才被发现;另有某中学3男3女的初中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住偏僻山村,年纪较大的1名男学生家中只有1个盲眼的老奶奶,因没人管束,节假日无聊时,经常邀其他5名男女同学到家唱歌、跳舞、抽烟、喝酒,最后发展到3男3女同吃同睡混居的地步。一些离校大龄留守儿童更是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也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选自2008年3月31日《南方日报》,记者:梁有华,特约通讯员:唐春梅;有删改)
19、为什么说“让孩子留守是痛苦无奈的选择” ?请根据第一段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20、结合文义,概括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21、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亟待社会关注,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预测,你认为怎样才能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沉默的品质(节选)(高勇)
(1) 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当别人沉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他们,就让他们安静地呆在一个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地方沉默下去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
(2) 沉默意味着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像清洁的黑夜一样具有非凡的渗透力。但是,谁能够赋予我们这样的品质呢?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其实就是某种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很多想法其实就是被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自己曾经选择好的空地上沉默着坐上一会儿了。
(3)“冷兵器的光芒坚毅而富于韧性/沉默的战士不可摧毁”。我相信沉默者的力量,因为我所看到的分明是钢青色大理石基座上一块原始的石头,一块无法不引起众人注视的石头。它会让所有忙忙碌碌的人们感到不安。是的,沉默有时真的是一种逼人的压力。
(4) 比如村庄是沉默的,但白描一群在土地上沉默着的人对我来说仍旧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这些天,我总在想着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进入沉默世界的捷径,但终不能。当我把一个老人特意给我煮的一壶黑茶喝完后,老人才爽快地说出一句话:孩子,苦着呢。然后仍然是沉默,我接受了这沉默。一个世界就在你的周围,你只有自己去慢慢品味。
(5) 夜黑下去了,黑得完整而彻底。这是土地上的夜,我想我能够理解这沉默的夜,并在理解中防范一些无知的亢奋。
(6) 我猛然发现在一个朋友面前,我幼稚得可笑。他是我的同龄人,可已经老熟得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年人。在所有的久别重逢的日子里,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甚至在黑夜里,他也没有搁下手中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肤浅。从我离开村庄到现在,他已经在土地上春播秋收十年,他收获的粮食要喂活五口之家还要加上几只牲畜,而我呢?
(7) 显然,他们是能够让我聪明的一群,虽然他们大都不是伶牙俐齿,甚至有时候他们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是他们能够让我获得真的智慧。他们并非一无所有,他们并非是在活命的途中苟延,他们并非是一群浅薄的人。只是因为会掩饰自己,他们虚心得仿佛一地黄土。
(8) 可是有多少人愿意背对诱惑和土地一起沉默呢?已经绅士起来的人们怎么能躬下身子和虫蚁一样活着的人为伍呢?
(9) 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多少年了我一直在说又永远都无法说清楚的人。他是沉默的,我的任何解释最终都无法解释他,而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他是如此地难以进入,但他无疑又是真实的。即使他的一生充满失败,但他用石头垒成的梯田和栽起的成百的树木还是如此地接近于宣言。
(10) 我曾经跟随父亲进入过他的领地。而且父亲也没必要说什么,这时不需要他的什么声音,我只想听听那洋镐撞击石头的响动是怎样把我淹没。
(11) 但喧嚣又在发动另一波的冲击了。回到城市里,你无法抗拒声音,无法坚持什么。你只能痛苦地在声音的漩涡中周旋。坦率地说,面对无所不在的诱惑,我随时都有陷入它们的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势单力薄。
(12) 这当然是我的耻辱。当我远离了沉默的土地又在有限地排斥着城市的时候,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13) 想起一些土地上的歌子,在城市里,它们的曲调被重新修正,变得柔软而暧昧,可事实上,这本应该是一些充满黄连味凄凄惨惨的歌子。由于歌声,土地显得更加沉默。
(14)“沉默是一种诱惑/我不能容忍自己和它擦肩而过”。文章中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引用了两句诗,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作者满怀敬意提及“朋友”和“父亲”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第一段结尾,作者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为什么?请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思索现代社会人生存的方式和意义,以“沉默的品质”这一形象的说法作为文章标题,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这种沉默的品质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出来的。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2011年将首次全面参与新一轮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ICP)活动,使得我国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ICP是一项全球性统计合作项目,主要目的是测算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PPP),以便用PPP作为转换系数,将各国国内GDP转换为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从而比较和评价各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结构。
与比较某一国家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同,购买力平价是比较某一时期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综合价格水平,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举例来说,如果在美国花2美元可以买一个麦当劳汉堡,在中国则需要10元人民币,那么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5;在美国平均要花50美元理一次发,而在中国平均只需要20元,那么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5∶2。
按照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出来的GDP结果显然是有差异的,不过,一方面,不论哪种计算方式都不会对GDP的测算系统本身产生影响,一方面,“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可以把CPI、PPP、GDP三个数据有机地统一起来,尽可能地防止GDP数据失真,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个人收入提供比较接近真实的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独比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出的GDP数据,意义并不大。无论以哪种方式计算的GDP,都是总量GDP,而总量GDP只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包括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等,中国依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人均GDP也有局限性,它只能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产出值,而不能直接作为普通人生活水平的尺度。其他指标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都很难测定,而且人均GDP并不能表明财产分配是否平等。所以,即使是用购买力平价换算过的人均GDP数据也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只是生活质量的众多参考标准之一。
“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是针对近年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波动频繁,用汇率换算GDP存在失真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规避,是我国继今年初宣布明年起用“调查失业率”取代“登记失业率”之后又一次对统计方法的改进。它可以溶解通货膨胀因素,比较客观地反映国人的实际购买能力,不仅是统计方法的改进,更是评价观念的革新。
2011年作为全球新一轮ICP活动的调查基准年,全球约180个国家和地区将同时开展ICP调查。参与新一轮ICP活动,将有利于我国经济数据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统计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提升。
1.根据文意,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出来的GDP指的是()
A.以PPP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总量GDP。
B.以PPP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C.以PPP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反映一个国家总购买力的GDP。
D.以PPP作为系数转换后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的反映一个国家人均购买力的GDP。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11年,我国将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GDP”计算方式,使中国的GDP开始能够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比较。
B.虽然并不影响GDP总量测算,但是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用汇率换算GDP的统计方式的局限越来越明显。
C.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按照市场汇率进行计算和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进行计算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得到的评价应该是不同的。
D.全面参与ICP,有利于我国经济数据与国际接轨,改善宏观经济数据的可比性,有效提高我国的统计能力。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提高提供比较接近真实的参考依据,我国将用“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计算方式取代原来的GDP计算方式。
B.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用购买力平价换算过的人均GDP数据的不断提高,代表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C.如果选取的用于测算购买力平价汇率的商品样本不同,统计出的PPP就不同,从而会导致不同机构和专家测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GDP也是有差异的。
D.采用“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的方法,溶解了通货膨胀因素,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国人的幸福感将由此得到有效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呆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呆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式的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
“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
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
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
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采一点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哪儿显眼贴哪儿!”
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
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准谁考了满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啊呀一是爹!”
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用水在黑板上写字.吃蛇肉老鼠肉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
B.小说的内容都是通过弟弟的来信传达出来的。这种正面描写的手法是这篇小说成功 的原因之一。 |
C.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既是写实,又是弟弟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D.小说写弟弟哭了,又写爹哭着回来。这两处哭都表达了父子亲情和相互理解。 |
E.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前后呼应。弟弟的若干次来信从内容上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弟弟的来信有何作用?(6分)
小说开头弟弟说清泉乡“那不是人呆的地方”,被爹一顿骂.又被爹用棒子撵回去;后来爹去了一趟清泉小学.却哭着回来,“那不是人呆的地方”,并要弟弟回家种反季节菜。这前后
矛盾的言行说明爹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弟弟最后“决定了,不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探究。(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圣城”之谜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这两座金字塔也同埃及金字塔一样,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和未解之谜。
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在13世纪阿兹特克人进攻墨西哥中部时,就已被它的神秘建造者遗弃多时了。阿兹特克人根据信仰,将遗址中最壮观的建筑称为“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由于是陵墓,主要大街被称为“亡灵大道”。事实证明,阿兹特克人的命名准得出奇。由墨西哥国家人类学暨历史研究院的鲁文·卡夫雷拉·卡斯特罗和日本爱知县立大学的杉山三郎率领的考古队,最近在“月亮金字塔
”挖掘出一批既丰富又可怕的墓葬。考古队在刮去最后一层泥土后,一幕幕的屠杀景象出现在队员眼前:一具具身首异处的尸骸,有外族武士和权贵;也有肉食性哺乳动物、猛禽类;以及可致人于死地的爬虫类。考古证据显示,所有受害者都是在金字塔各个建造阶段的献祭仪式中被杀死的。一个很有可能是战俘的受伤外族双手反绑,显然是遭到活埋,他的四周围绕着代表神力和武力的动物,有几头美洲狮、一匹狼、几只老鹰、一只隼、一只猫头鹰和几条响尾蛇.有些动物是关在笼子里活埋的。令人不解的是,这座城市在公元600年时突然毁于一旦,大部分居民纷纷逃难,惟有城池的断壁残垣和扑朔迷离的蛛丝马迹,诉说着一个曾经强盛的文化。
自从1960年特奥蒂瓦坎的首批空拍照片问世后,这座城市特殊而精准的布局,便始终困惑着科学家们。整座城市以中央大道一一“亡灵大道”为中心,而呈现严谨的格状结构,然而这条主街并非真正呈南北向,而是向南偏离了15.5度。这一点让学者困惑不已,多年来也产生各种不同的解释。上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科盖特大学天文学家兼考古学家安东尼·亚凡尼提出,亡灵大道以西90度的一个点,是二十八宿之一的昴宿星团在特奥蒂瓦坎被发现时落下的位置,而这个星团与古中美洲历法有关联。
现已退休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文森·梅尔史东声称,亡灵大道以西90度的点所标示的,是太阳每年两次(4月30日与8月13日)从“太阳金字塔”正对面落下的地点。而8月13日就是古玛雅人所认为的“世界初始日”。
关于特奥蒂瓦坎创建者以这种特殊方式制定方位的原因,目前未有确切解释。科学家倍感困惑,也将继续寻找线索,解开这个城市的诸多谜团。
从公元300年的墓葬出土的考古文物,拼凑起来依然是个谜。一尊独特的绿岩马赛克小
雕像很可能是仪式用物品。40多只动物“祭牲”中有一只美洲狮,这些动物腿大部分都被绑了起来;一个人类“祭牲”的嘴里塞满了散落的珠子。考古学家莱昂纳多·洛佩斯·汉说,“这些祭品像句子,但我们还没掌握全部的字符,也不完全了解顺序,因此它们很难被解读。”持续在特奥蒂瓦坎进行的考古工作,或许能以惊世骇俗的方式,填补其中的一些空白。
1.下列各项的说明不属于“圣城”之谜的一项是( )
A.这座城市为何在公元600年时突然毁于一旦。
B.金字塔中那些“生灵”为何被杀甚而活埋。
C.“亡灵大道”的走向为何向南偏离了15.5度?
D.从公元300年的墓葬出土的考古文物到底向人们述说着什么?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特奥蒂瓦坎这座“圣城”建造于公元1—7世纪,在13世纪阿兹特克人进攻墨西哥中部时被毁弃。
B“圣城”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同埃及金字塔一样,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传说和未解之谜。
C.自从1960年特奥蒂瓦坎的首批空拍照片问世后,科学家们对这座城市特殊而精确的布局便有了许多迷惑。
D.特奥蒂瓦坎城以并非呈南北向的“亡灵大道”为中心,呈现严谨的格状结构,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亡灵大道”走向的特点是由在特奥蒂瓦坎发现的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昴宿星团落下的
位置所决定的。
B.“亡灵大道”走向体现古玛雅人对所渭的“世界初始日”的基本认知的科学性.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
C.“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两座金字塔.由于年代久远,其中的祭品像古玛雅人的语言一样.已经让人无法解读
D.“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因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林天宏
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曾这样比较过刘半农与陈独秀、胡适:“如果将韬略比做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只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的确,读时人回忆刘半农的各类文章,其性格之诙谐幽默、不拘小节跃然纸上。
刘半农在巴黎留学时,正值一战后,欧洲经济萧条,货币贬值。留学生的日子难熬,刘半农便将书房命名为“化子窝”。好友赵元任夫妇曾前往看望,临别时拍全家福留念,刘半农竟指挥众人,坐在地板上,伸出手来做乞讨状。
归国后,刘半农从事民间文学研究。他在报上刊出启事,广泛征求方言中各种骂人的话,赵元任和钱玄同见报后联袂登门拜访他,分别操中国各地方言,把刘大骂一顿。骂过后,彼此抚掌大笑。
刘半农爱好音乐,他曾与赵元任合作,由刘做词,赵谱曲,创作出上世纪30年代最为流行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日,刘半农前往赵元任家饮茶,适逢不少青年学生也在赵家小聚。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就是刘半农,遂有失态之举。刘半农便当场作了首打油诗,自我解嘲道:“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共吃杯茶?原来这样一老朽,教我如何再想他?”
于是,时人评品这个“矮个子,方头颅,生气勃勃”的江苏人,送其一字“浅”。
“浅”有二意,一为“胸无城府,浅如清溪”。出国留学前,昔日上海滩文友在酒家宴送,席间对诗,满是卿卿我我的词藻。他无法忍受,讽刺道“真是一群鸳鸯蝴蝶”。酒宴遂不欢而散。
还有一次,时任《世界日报》总编辑的成舍我向刘半农约稿。刘半农问,我写的都是骂人的,你敢登吗?成舍我回道,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刘半农便写了一篇《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直斥考试院院长只念佛不做事。戴传贤看到后大为光火,又不敢拿刘半农出气,只好将《世界日报》停刊3天。
刘半农之“浅”,还在于其所学颇杂。他曾自言:“学问既爱好,爱好既学问。”其专业是实验语音学,但也从事语法研究、汉字改革;作为诗人,他著有《瓦釜集》和《扬鞭集》;作为散文家,著有《半农杂文》;他还客串翻译,出版过《茶花女》、《国外民歌译》及《法国短篇小说集》;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搜集民谣,编纂《中国俗曲总目稿》;他甚至还是摄影家,参加中国最早的摄影社团“光社”,并写有专著《半农谈影》,被誉为中国现代摄影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半农治学半生,最为“出格”的举动,便是采访名妓赛金花。其时,身为北大著名教授,前去采访一个名声不佳的妓女,被市井传得沸沸扬扬,但刘却处之泰然。通过多次采访,结合研究历史,刘半农拂去了蒙在赛金花身上的历史迷雾。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一袭黑衣,专门前往追悼,一时传为奇谈。有后人评论:“……
五四那一辈,认真者往往认真过分,只认死理;潇洒者又往往难有所成。像刘半农这样的人物,实在教人无比怀念。”
1934年6月下旬,为了调查蒙古族牧区民俗,刘半农远赴塞外,夜宿百灵庙一间乡村草房。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他自备一行军床,于房中支架独卧,故作僵硬状,开玩笑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听者大笑,却不料一语成谶。考察途中,刘半农被虱子叮咬,染上回归热,回京后耽误了治疗,于当年7月中旬离世。
在众友吊唁的挽联中,以刘半农生前挚交赵元任最为贴切。多年来,赵刘二人一个作词,一个谱曲,珠联璧合,而今,斯人已逝,赵元任伤感地写道:“十载唱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人,教我如何不想他。”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胡适与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对敌斗争中都比较讲究韬略,但两人所采用的韬略却各不相同。 |
B.刘半农诙谐幽默,不拘小节,因而写出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样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歌词。 |
C.文章标题中“教我如何不想他”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也表达了后人及友人对刘半农先生的怀念之情。 |
D.时人评论刘半农时,送其一“浅”字,一是因为他“胸无城府,浅如清溪”;二是因为他所学颇杂,对所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 |
E.在众友吊唁的挽联中,刘半农生前挚友赵元任写得最为贴切,挽联的字里行间饱含了他对刘半农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第一段叙述了鲁迅先生对刘半农等人的看法,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结合文中的主要事例,归纳概括刘半农的形象特点。
时人认为刘半农为人、治学都“浅”,你同意不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