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的下降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全球气候变暖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 B.风力侵蚀减弱 |
|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
|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
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 )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
| 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
| C.需修筑的隧道长 |
| D.水源地污染严重 |
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
| 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 C.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 |
| 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间,这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
|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
|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A.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
|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
|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
| D.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
下图是1936-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S | B.GPS | C.GIS | D.RS |
下列有关图示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 A.1988-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
|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
| C.1990-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
|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成都平原 | B.洞庭湖平原 |
| C.江汉平原 | D.太湖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