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7月12日7时8分44秒在甲地(北纬30.5度,东经83.4度)发生6.7级地震;12月9日2时32分11.6秒在乙地(北纬42.9度,东经145.2度)发生7.1级地震;12月26日8时58分55.2秒在丙地(北纬3.9度,东经95.9度距海岸3Q公里)发生8.7级地震,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等国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失踪,大批房屋损毁。

阅读上述材料和图,回答:
丙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甲地的__倍。
12月26日的印尼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而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9级。因此有人说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请谈谈你的看法。
本次丙地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这会对国家版图产生什么影响?
简述三次地震的成因,并分析甲、乙两地受灾程度比丙地轻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各大洲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


(1)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十国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____。
(3)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____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为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说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研究认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______气体导致的______效应有关。
(2)图中表明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______。据图回答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有什么关系?

读“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问题。

(1)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______期和相对温暖的______期的交替。
(2)最近几十万年以来,每当冰期出现,冰川从___纬度向___纬度,从高山向____推进,气候明显变____;间冰期冰川后退,气候变____。
(3)最近一次冰期发生距今____万年到距今____万年之间。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____中。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海南岛某县,60年代初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为66.2%,每年登陆台风难以造成损失。1963年9月7日—9月9日,十一级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为384毫米,未造成灾害,70年代,该县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为17.5%,登陆台风或轻或重都造成灾害。1977年7月19日—7月21 日,十一级台风在该县登陆,雨量为400毫米,不仅造成洪灾、暴雨,还引发了几处山谷中含有大量泥石流,它们共冲毁水利工程669宗,冲毁农田141.2公顷,倒塌房屋122间,死亡5 9人,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读了上面的报道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的国家。在上述的短文中,该县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2)造成该县灾害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读下图回答。

(1)甲是气象灾害。
(2)乙是气象灾害。
(3)甲影响的季节是,乙影响的季节是
(4)甲造成的灾害主要有;乙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5)对待这两种气象灾害的有效方法是根据气象预报或警报,人和动物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