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blob.png

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 见图1图。
资料三 见图2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7为世界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图18为某海域石油泄漏点示意图,据图和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图18),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图17中①洋流的主要成因为,②洋流对流经海域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图17中A、B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中A是_____________渔场, B是渔场,比较A、B渔场的成因上的差异。
可能使墨西哥湾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多选)

A.引发赤潮 B.旅游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图13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14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中,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在B季节中用箭头分别画出乙、丁两地风带的风向。
图13 中,A季节为北半球的(季节),此季节图14中②海沿岸受(填甲、乙、丙、丁)控制,其降水特征是      
图14中①地区气候特征是,其气候成因是常年受图13中(甲、乙、丙、丁)风带或气压带影响造成。
常年受图13 中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对应为图14中地(填①、②、③、④),其气候特征可用下图(图15)中(填a、b、c、d)图表示;与图14中②海同纬度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可能为下图(图15)中的(填a、b、c、d),该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阅读下面有关中国洪水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

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
试填空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________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________分布以及________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较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________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因暴雨容易酿成洪涝灾害。

读图,以亚欧大陆为例(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A、D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判断F地此时盛行偏________风,E地此时受________气压带控制。
此时,非洲大陆南端气候具有________的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湘江与莱茵河,分处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通航里程相近,年均径流量几乎相等,流域布局相似,但湘江年货运量仅为莱茵河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
材料二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其中“长株潭”经济圈GDP占全省GDP总量的37.7%。近年来,湘江流域有机物污染在逐年加重,环境问题突出。
材料三 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

试评价湘江的航运优势。
说出“长株潭”经济圈发展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说出图中A、B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它们农业发展区位优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