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仅游行队伍的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而且,三军检阅还显示了大国崛起的神威。与此意义相同的事件是: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② 出兵索马里海域
③神州7号发射成功并返回 ④5.12抗震救灾的胜利
⑤上海世园会即将召开 ⑥第11届全运会召开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各种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这其中不包括()
|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 和汉武帝 “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
|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
|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
|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
|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 C.民主与科学 | D.马克思主义传播 |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经历了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化的历程。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 B.“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
|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中的“吾”的代表()
| A.《海国图志》 | B.《劝学篇》 | C.《变法通议》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