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之际碰到一个赶骆驼的老人,骆驼上放着一大袋水。于是他们便向老人讨碗水喝。老人却每人仅给予他们半碗水。其中一个人在老人走后,一个劲地报怨老人吝啬,有那么多水,却只给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将半碗水泼掉了。而另一个虽然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解除饥渴,但还是怀着感激之情喝下了这半碗水。他们又往前走了很远也没有再碰到水源,而前者因为拒绝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是的,恩惠无论大小,我们都要心怀感激地接受,嫌弃或者拒绝,不仅会失去帮助,还会失去自己的爱心。请以“拥有感恩的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标题自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某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暗室工作。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往往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于是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不如聘请盲人操作,肯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公司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这样一来,通过暗室这个转换器,盲人就将自己的弱点变成了优势,为公司赢得了更多利润和良好的口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的《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体裁不限,不少于700字。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老亨利很苦恼。他午睡的时候总有一帮孩子在他家窗下玩闹。他们又叫又跳,还不时大笑。他知道这个时候出去制止这些兴奋的孩子是没用的,他们至多会收敛一时,之后可能还会更加逆反。
有天,老亨利想了个办法。他走出去对领头的一个孩子说:“感谢你们在我家草坪上玩耍,你们也给我带来了好多欢乐,为了感谢你们,我这有五美元,你们可以去买汽水。”第二天,孩子们依旧在这玩,好像笑声更大了。老亨利走出去对他们说:“谢谢你们,孩子们,可是我并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今天我只能给你们两美元。”孩子们显得有点失望。日后孩子们还是要来到他家门口聚会,第三次老亨利只给了他们五十美分,孩子们还是接受了。可不一会,咚咚咚的敲门声响了,那个领头的孩子气愤的对他说:“我们再也不会为你玩啦!”说着,狠狠的把那五十美分摔在地上。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古人云:“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王安石曾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的确,“物含妙理”,自然界包罗万象,生生不息,昭示着人类社会的诸多道理。
你从以上文字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