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幅经纬网格图,据此回答:
7.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S,170°E) | B.(10°N,170°W) |
C.(10°N,170°E) | D.(10°S,170°W) |
8.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①A点 ②B点 ③C点 ④D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9.B点所处的时区是
A.西十二区 | B.西十一区 | C.东十二区 | D.东十一区 |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已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1333余万Km²,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607余万Km²,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据此回答19—20题。下列选项中,可用来监测和评估坡耕地植被恢复情况的指标是
A.干湿季降水量变化 | B.干湿季径流量变化 |
C.种值业在农业产值结构中的比重 | D.粮食总产量 |
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不宜开辟为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层缺失 | B.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
C.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 D.农业的投人大于产出 |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可以实现夕发朝至。读图6结合材料回答17—18题。对该铁路走向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 B.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分布 |
C.政府的决策和人们的愿望 | D.城市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 |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沪渝间的普通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还可以选择
A.空运 | B.水运 | C.空运 | D.任意 |
图5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5—16题。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 B.化学工业 | C.纺织工业 | D.电子工业 |
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
图4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
图3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3完成12~13题。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选择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优越 | C.距城区近 | D.水源充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城市人口的增加 |
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