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地广场上,W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WO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12月22日缩短为零,旗杆一侧的A处有棵树,读图1一10回答:(10分)

(1) 当WO最长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如果AW垂直于OW,那么A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纬度是      
(3) 试述12月22日从清晨至正午时分,旗杆影长与朝向的变化。
(4)如果AW与OW不垂直,而是存在30‘的夹角,那么A处的树在一年中正午树影能否为零,为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9

材料二 A所在国盛产特殊玉石:树化玉。树化玉多生成于中生代,是树木在特殊条件下玉化形成的玉石。形成树化玉的必要条件有:第一:需要有茂密的森林。第二:在树木埋入地下之前,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森林深埋地下。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质保护条件和环境,包括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封闭稳定的环境等。
(l)a为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b、C为当地沿海白天与晚上的常见风向(称为海陆风),从成因、影响的时空尺度上比较a、b的差异。
(2)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A地附近往往因气象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请说出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描述的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及原因。

读我国部分地区,读图回答:

(1)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从资源角度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2)图中海域的西海岸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简述其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3)比较图中A、C两地农业单产量的高低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5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材料三:长三角地区和西三角地区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___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__省。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


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资源条件


(3)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显著但经济发展互补性强,请简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合作给双方各自带来的益处。
①对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将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代表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界线名称后的空白栏内。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C.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D.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地理分界线名称
代表界线的字母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一月0℃等温线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2)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城市代号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mm)

-4. 0
4. 6
500

-4. 7
26
641

3. 3
27. 9
1 220

-12
20
81

请将这四个城市所在区域的数字代号填在空格中: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④区的交界线上有___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
(4)④区域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直线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2)补画图中缺少的两个水循环重要环节,并注明名称。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
(4)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是。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