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9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        米。
(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
(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博会被称为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奥运会。

(2)读图15和图16,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共同区位条件。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地区
1965年~1970年
1970年~1975年
1975年~1980年
1980年~1983年
东北部
-715
-1342
-1486
-640
南部
+656
+1829
+1764
+1194
西部
+696
+708
+893
+509

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
(3)读上表,描述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它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说出图示区域应如何利用自身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
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寒潮、洪涝等。
(2)从上述两种自然灾害中,任选一种分析其自然成因。

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并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某旅行社开发了以张家界、洞庭湖、凤凰古城、长江三峡为核心的旅游圈。
(5)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紧密有序,“共计一环工力,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于《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景德镇的瓷器制作需经过取土、炼泥、洗料、做坯、喷釉、满熏、烧炉等过程。由于制瓷业上千年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瓷土可开采储量不足100万吨。
(2)指出景德镇制瓷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结合图19,分析该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鄱阳湖环境功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鄱阳湖地区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强生态经济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协调互动,打造鄱阳湖城市群。同时推动城市群与省内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南昌、九江、新余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利用电厂余热余压集中供热供冷,有效节能。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征。
海南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目前,俄罗斯取代韩国、日本,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客源国,俄罗斯赴海南岛的游客数量远超过其赴新加坡的游客数量。
(2)分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
《意见》确定海南岛应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之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渔业出口基地。
(3)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应说明其在图16中的具体表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