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具备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 |
| B.我国自东西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能满足西气东输的需要 |
| C.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
| D.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各题。
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70%鼓励生育 |
| B.60%计划生育 |
| C.15%采取移民政策 |
| D.30%鼓励人员出国 |
读下面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1980—2007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曲线图(单位‰), 读图完成各题。
1990年至1999年间,福建省人口出生率为迅速下降,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无关的是
| A.战争因素 |
| B.制度因素 |
| C.计划生育因素 |
| D.社会经济因素 |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福建省人口增长模式已由传统型过度为现代型 |
| B.由于自然增长率变动不大,因此福建省人口数量保持不变 |
| C.198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
| D.1982年以来,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 |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 A.各国人口控制政策 | B.自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
|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 D.自然灾害和战争冲突 |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l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
|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
|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
|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文化 | C.资源状况 | D.生活消费水平 |
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
|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
|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