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表描述了英国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源自高德步、王钰编著的《世界经济史》)。这对英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年份 |
农业劳动人口比重 |
农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
工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
| 1688年 |
75% |
||
| 1801年 |
35% |
32% |
23% |
| 1841年 |
23% |
22% |
34% |
A. 加快了人口大规模流动 B.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C.重工业主导了国民经济 D.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下图是来自某一中学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展示的一页课件。若老师要求学生从该课件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该信息主要包括
①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古希腊文明是欧洲各国文明的源泉
③人类的人文主义精神由来已久
④西方文明具有连续性
|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
| D.明清政府“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
“传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不正也。”与之思想相近的是
| A.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 |
|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 D.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
下列图片中的技术革新具有转型时代引擎意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