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
B.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
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罗马民主政治 |
B.重在协调公民和臣民间的关系 |
C.意在实现人人平等 |
D.注重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 |
《雅典政制》提到,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与上述变化作用相同的措施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确立陶片放逐法 |
B.梭伦改革时期废除债务奴隶制 |
C.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确定政治权利高低 |
D.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大会的参会者发放补贴 |
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
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 |
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 |
D.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