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B.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④有利于高空飞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在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搭起一座“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水,形成“湖泊”;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用喷水壶往“小山”上洒水,模拟降水,观察盒子内水面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河流 B.沙滩
C.沼泽 D.岩石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城市乙城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地质学家在巴塔哥尼亚西北部大草原的远古岩石中发现这种保存完好的远古花卉化石(下图),推断该岩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014年4月2日智利(南美洲)发生8.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10万人疏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的位置可能位于图示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美国预测海啸到达其他国家的时间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GPRS

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