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右图回答下面1~2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大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变大,②变大 B.②变小,③变小
C.③变大,④变大 D.⑤变小,④变大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读下左图和下右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

上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漠

上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下图为某海滨地区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D.地形、洋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