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 E处气温比H处高 |
B. | F处气压比G处低 |
C. |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 |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 |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 |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 |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 |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 |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 |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 |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读图,回答题。图中阴影的部分,最可能表示的是( )
A.世界人口最密集区 | B.世界工业集中分布区 |
C.世界商品粮主要产区 | D.世界石油主要产区 |
阴影附近地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贫困人口集中分布,数量巨大 |
B.外向型经济发达,造成人才外流 |
C.资源生产、加工或运输时,容易造成污染 |
D.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
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回答题。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
A.欧洲 | B.亚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 | 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 |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 | 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 |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总量不足 |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C.水资源污染严重 |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题。亚冬会召开期间( )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哈萨克斯坦( )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
2011年4月,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读印度及周边国家轮廓图,据此回答题。有关印度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 |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
C.印度河是印度最主要的河流 | D.恒河三角洲是印度重要的产棉区 |
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
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
D.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