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廉 耻
(清)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明·顾炎武《日知录·廉耻》节选)
注:《五代史》为欧阳修编著。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礼义,捐廉耻 捐:丢弃
B.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致:导致
|
C.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推崇、重视
D.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 率:一律、一概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川流不息(川:名词作状语,像河水一样) |
B.风驰电掣(风、电:名词作状语,像风、电一样) |
C.不胫而走(胫:名词作动词,长腿) |
D.打草惊蛇(惊:惊吓,名词用做动词) |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蚕食鲸吞(蚕、鲸:名词作状语,像蚕虫、鲸鱼一样) |
B.好高骛远(高、远:形容词作名词,高处、远处) |
C.抱残守缺(残、缺:形容词作名词,残破的东西) |
D.藏垢纳污(藏、纳:收藏,接纳,名词活用为动词) |
以下句子中不含意动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