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你认为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来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 B.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天赋人权说 | B.人民主权说 | C.三权分立说 | D.社会契约论 |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理,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 B.马丁.路德 | C.加尔文 | D.伏尔泰 |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 B.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