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 以土地换和平 B. 按宗教地区分治
C. 大国协助解决 D. 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前期,中国资本主义经历了从产生.初步发展.到进一步发展的三次浪潮,据此回答:
(1)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何时产生的?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是在何时?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其政治影响是什么?
(3)中同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何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其最重要的政治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这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中学生.工人阶级在这场运动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3)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结合史实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图图志》
材料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一)…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
(二)……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三)……今者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四)……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同盟会宣言》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
(2)材料二的作者同康有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掀起了哪次改良运动?
(3)材料三提出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它表明中国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
(4)材料四中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美苏两国为什么会从二战时的同盟变为战后的敌人?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哪些?
(3)你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有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
(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制订了哪些纲领和政策?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