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3~4题。
日期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最低气温 |
23℃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8℃ |
28℃ |
25℃ |
最高气温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8℃ |
30℃ |
天气 |
多云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3.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4.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月~次年4月降水量、5~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 B.300km附近 |
C.400km附近 | D.900km附近 |
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
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
下图为澳大利亚沿2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 B.从东到西多为热带草原 |
C.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 | D.东西沿岸自然景观相似 |
图中①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自给自足 | B.农产品商品率高 |
C.刀耕火种 | D.劳动密集型农业 |
图示海域()
A.两岸洋流性质相似 | B.西侧洋流能降温减湿 |
C.两岸洋流流向相同 | D.东侧洋流能形成渔场 |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 B.都没有结冰期 |
C.汛期都十分明显 |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
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 | B.径流量 | C.地形 | D.经济 |
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海域最不可能的是 ( )
A.北太平洋 | B.北印度洋 |
C.南印度洋 | D.南大西洋 |
如果a、c沿岸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和智利,则该海域 ( )
A.属西半球 | B.属印度洋板块 |
C.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 D.0°经线通过 |
有关a、c沿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沿岸分布着热带荒漠 | B.a沿岸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
C.c处投下漂流瓶不可能在a处找到 | D.a、c沿岸都有大范围渔场 |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