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 |
水分 |
B. |
热量 |
C. |
地形 |
D. |
土壤 |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
光照 |
B. |
热量 |
C. |
水源 |
D. |
土壤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地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37—38题。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及当地当天日出的方向为
| A.20°N,正北 | B.20°N,东北 |
| C.23°26′N,正北 | D.23°26′N,东南 |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S,30°E) |
| B.(70°N,150°W) |
| C.(70°S.150°W) |
| D.(70°N,30°E) |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5—36题。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 C.从西流向东 | D.从西南流向东北 |
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 A.海拔高于500米 |
| B.海拔高于600米 |
| C.海拔低于500米 |
| D.海拔低于400米 |
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3—34题。
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若图中②、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 B.经度位置不同 |
| C.大气环流不同 | D.下垫面状况不同 |
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31—3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 时 |
| C.MO为晨线 |
| D.NO为晨线 |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 A.6 日12 时 | B.7日12时 |
| C.6 日24 时 | D.5 日12时 |
读下图 完成29—30题。
若上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00 | B.8∶00 | C.16∶00 | D.20∶00 |
若上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 B.3月21日15∶20 |
| C.9月23日3∶20 | D.9月23日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