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求F3中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确的是( )
| A.抗病无芒:感病无芒=3:1 |
| B.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55:25:33:15 |
| C.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25:5:15:3 |
| D.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9:3:3:1 |
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 |
|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 |
| 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 |
| D.⑤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 |
“瘦肉精”是一类肾上腺素类药物,它能作用于交感神经,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同时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下列有关“瘦肉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上存在其特异性受体 |
| B.大量摄入后组织细胞的耗氧量明显降低 |
| C.过量摄入后会由于反馈调节引起内分泌失调 |
| D.过量摄入不仅影响蛋白质、脂质代谢,也可能导致糖代谢紊乱 |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 |
|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
| C.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 |
|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
下列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
B.高浓度的胰高 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
| C.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
| D.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 |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
少;②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
|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
|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
|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