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1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
2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3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4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A.12 | B.13 | C.24 | D.34 |
唐代中日交流尤为频繁,日本为了吸取中国文化,派遣大批使者、留学生和僧人到长安等地学习。中国学者、僧人东渡日本传经者也不在少数,唐朝船舶经常到日本,仅见于记载的就多至数十次。上述材料说明( )
①教育和宗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②中日文化使者传播、交流着文化③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大众传媒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大放异彩,俄罗斯的芭蕾舞折服全球,意大利的歌剧、奥地利的音乐、美国的迪斯尼卡通艺术等享誉世界,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世界文化“大花园”的形成表明( )
①不同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相互尊重,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是有差异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只有艺术才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透过我国不同民族的过年年俗不同,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C.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尊重 |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强调这一目标,是因为( )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建设文化小康社会就等于完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 |
C.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
D.人的全面发展是决定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唯一因素 |
笛卡儿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 |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