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有哪些有利影响?
(2)解释M地形区的成因;M地的地貌特征及主要人为因素。
(3)指出A与B地区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简述其原因。
【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
今年5月25日,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着手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富于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全疆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
材料一读新疆部分旅游景点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阅读新疆近4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具体写出图中天池和艾提尕清真寺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写出魔鬼城类型的地貌为什么北疆比南疆典型。
(2)从自然角度简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3)阅读材料二的表格,根据有关原理,简述以上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4)从长远来看,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图中A、B地区为两个不同的高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2) 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3)水土流失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的自然原因。
(14分)读下面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变化
材料二:图为2005年我国电能供需平衡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5分)
(2)材料二中A省与沿海其他省区电能供需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明其原因。(3分)
(3)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4)解决我国电能严重缺乏区的措施有哪些?(3分)
图1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图2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图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3)图1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
(4)俄罗斯准备在图2中的岛屿的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C处适合建军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