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理基)“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 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 B.人性本恶 | C.礼法并用 | D.民水君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