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
B.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
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
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
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
B.邓小平 、袁隆平重视农业 |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 ①、“北京奥运”、“炒股”、 ②和“雄起”。 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发、振兴东北 |
B.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