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超到入超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年底 |
英国输华 |
中国输英 |
中对英贸易 |
总值 |
总值 |
出(+)入(-)超 情况 |
|
1765-1769 |
1192915 |
2190619 |
(+)997704 |
1795-1799 |
5373015 |
5719972 |
(+)346957 |
1830-1833 |
7335023 |
9950286 |
(+)2615263 |
材料二 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
年份 |
英国输华 |
中国输英 |
中国对英 贸易 |
||
正当贸易 |
鸦片贸易 |
总值 |
总值 |
出(+)入(-)超情况 |
|
1837.7-1838.6 |
220万 |
340万 |
560万 |
310万 |
(-)250万 |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白银出口及兑换制钱数
年份 |
广州白银出口 |
一两白银兑制钱数 |
1823-1824 |
1885320 |
1249文 |
1828-1829 |
3386305 |
1337文 |
1833-1834 |
4846763 |
1363文 |
1838-1839 |
|
1638文 |
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哪些情况?
(2)材料3表明鸦片战争前白银和铜钱的兑换出现了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3)以上情况和现象还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4)针对这些情况和现象,清政府的态度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
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 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
(2)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
(3)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 ? “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
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主张有哪些共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结合史实总结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主要贡献。
比较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异同点。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的两次侵华战争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