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广东历史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 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②都是在大战结束后召开的③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④都决定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枫丹白露文件》中强调:“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它国家统治。”它反映了当时英国

A.维护欧洲大陆均势以便控制欧洲 B.对德国政策发生变化和保守性
C.防止德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维护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税收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回到俄国,并发表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革命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是①四川 ②安徽 ③福建 ④广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