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广东历史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 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导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因素是()

A.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B.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
C.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古希腊智者学派研究的重点是()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学术 D.宗教

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提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B.“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涵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①政治领域②文学艺术领域③经济领域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