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的形状是由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P、p和R、r决定的,有四种类型:胡桃冠(P_R_)、豌豆冠(P_rr)、玫瑰冠(ppR_)和单冠(pprr)。
(1)若右图为一只胡桃冠鸡(PpRr)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P,2位点为p,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或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胡桃冠鸡(P_R_)交配产下一只单冠(pprr)小鸡,则它们再产下一只玫瑰冠(ppR_)鸡的概率是 。
(3)有多对胡桃冠鸡,要选育出纯合的玫瑰冠小鸡,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①
②
(4)已知小鸡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方案:寻找具有该隐性性状的小香猪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①
②
③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_______ __。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该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若某季节物种A看到物种B的数量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 kg,至少需要B____kg。若外来生物入侵该生态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锐减。
(3)从图乙中可知,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 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是 。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 调节。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 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 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 (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
(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并感觉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全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 |
植株密度(X106株/公顷) |
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 |
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 |
单位面积 产量 |
||
A品种 |
B品种 |
|||||
1 |
单播 |
6 |
0 |
- |
+++ |
+ |
2 |
单播 |
3 |
0 |
- |
++ |
++ |
3 |
混播 |
3 |
3 |
+ |
+ |
+++ |
4 |
单播 |
0 |
6 |
+++ |
- |
+ |
5 |
单播 |
0 |
3 |
++ |
- |
++ |
注:“+”的数目表示发病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染病
据表回答: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抗褐色病斑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白点病斑性状由基因E/e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患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 。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 。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 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 移动(填“上”或“下”),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右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 ,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 。
如图是某植物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3表示当光照和CO2浓度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照时CO2的固定量,虚线表示黑暗时CO2的产生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临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_______(较低.较高.相等)
(3)由图3可知,与 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
(4)若昼夜不停的光照,图3植物在温度为____条件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