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当今缺铁性贫血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营养性问题。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达到15%至20%,为此2004年10月9日卫生部启动和推广铁强化酱油计划,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所谓铁强化酱油即在普通酱油中加入无铁腥味、极易被人体吸收的添加剂——EDTAFeNa(化学名:乙二胺四乙酸铁钠,通常带三个结晶水,分子式为:C10H12FeN2NaO8·3H2O),其中EDTAFe是一种络合铁,EDTAFe—Na的结构式为:
EDTA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2NCH2CH2N(CH2CO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DTAFeNa中铁为+2价 | B.EDTAFeNa中铁为+3价 |
| C.EDTA属于有机物 | D.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中铁为+3价 |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得到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有关分离、提纯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在混合物中继续加入浓硫酸、加热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
| B.先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再进行蒸馏可得到乙酸乙酯 |
| C.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再进行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 |
| D.分离出乙酸乙酯后的混合液,可继续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醇 |
已知X、Y、Z、W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可能比Y元素的高 |
| B.X、Y、Z、W的氢化物中,X的氢化物沸点可能最低 |
| C.Z的单质为原子晶体时,W的单质可能为分子晶体 |
|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不可能相互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2和pH=l的硝酸中c(H+)之比为10:1 |
| B.一元酸与一元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 |
| C.KAl(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SO2-4)>c(K+)>c(Al3+)>c(H+)>c(OH-) |
| D.常温下,将pH均为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NaOH溶液的pH较大 |
某电解质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Mg2+、CO2-3、OH-、Cl-等离子中的几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Mg2+、CO2-3、OH- | B.一定有Cl- |
| C.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的离子是H+、Cl- | D.无法判断 |
下图表示某物质发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