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供作物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其生理原因是
(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当E>C时,可采取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光最有效。

(4)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番茄花蕾可提高坐果率。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施用2,4-D的最适浓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等动物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有人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实验,
刺激左(或右)后肢时,左右后肢均能收缩。在破坏了缩腿反射弧中左后肢的传入神
经和效应器后,刺激蛙的左后肢,蛙的双侧后肢对刺激的反应分别是;刺激蛙的右
后肢,蛙的双侧后肢对刺激的反应分别是。在上述反射活动
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一个神经元经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写出为神经传导直接提供能量的反应式:
(2)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两个特点:

玉米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人们常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提高玉米的产量。请回答:
(1)用14CO2进行玉米的光合作用研究时发现,14C最先出现在化合物上,随后出现在化合物上,淀粉产生在细胞内。若要通过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来提高玉米产量,生产上常采用的措施是
(2)即使土壤中矿质营养丰富,但在非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上部叶片也容易出现矿质元素缺乏症,其主要原因是
(3)若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从氮素供应方面分析,好处是: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的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具有特点,其遗传方式属于:
(2)已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第Ⅰ代将乙病基因传递给Ⅲ10个体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表示),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为

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另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NADPH和14CO2,结果也在这种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请分析回答:
(1)上述两个实验中,前者给予光照后产生了等物质,在加入14CO2后,先产生物质,再产生含14C的光合产物。
(2)上述的另一无光照条件的实验中,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并无任何光照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光合产物,这说明
在基质中加入ATP、NADPH等物质的作用是
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反应将
(3)上述整个实验证明了:①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中产生ATP、NADPH等物质;
②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是
(3)图中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对于B、C两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C点时,植物既进行有又进行无氧呼吸
②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拟制
③B点时,无氧呼吸最弱
④B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5)写出A点时的生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